发布时间:2025-04-25浏览: 100次 标签:
1、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预曝气系统,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初沉池沉淀,废水自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
2、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
3、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后达标外排。
4、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流程图:
扩展资料:
工艺基本原理: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
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
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百度百科-A/O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主要工艺:以A/O(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为例,介绍A/O工艺原理及流程。
1、A/O工艺原理: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noxic/Oxic,简称A/O)是由厌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污水进入厌氧池后,与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并将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盐的形式释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进入好氧池后,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盐到污泥中。由于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吸收的磷多于厌氧条件下释放的磷,因此,污水经过“厌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二沉池的污泥分离作用,最终达到除磷的目的。
2、工艺流程说明:
如图1所示,生活污水经格栅进入调节池后,由污水泵抽送至A级生物处理池(兼氧池)。兼氧池内挂有弹性填料,通过吸附在填料上的兼氧细菌的吸附水解作用,使污水中对生物细菌有抑制作用和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水解,大分子的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并对固体有机物进行降解,减少了污泥量,降低污水中悬浮固体的含量,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使从后级好氧段回流的硝化液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兼氧脱氮菌的作用下形成气态氮从污水中逸出,达到脱氮的目的,从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提高污水的生化可降解性,并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和悬浮物。
兼氧池出水进入O级好氧接触氧化池,好氧池内好氧微生物在水体中有充足溶解氧的情况下,利用污水中的可溶性污染物进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可溶解性污染物的目的。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污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能在此得以有效去除。
二沉池出水自流入中间水池贮存,再由中间水泵提升到砂过滤器去除水中胶体、颗粒、悬浮杂质,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消毒排放。经格栅处拦截的栅渣定期清理外运,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使污泥进行好氧稳定消化,减少污泥体积和臭气排放,消化池上清液溢流回到调节池进行循环处理。剩余污泥定期抽送出设备罐体外运处置。
工艺流程图:
1. 污水处理车间安全注意事项
(1) 下井、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掌握人工急救基本方法,理解防护用具、照明器具和通讯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患有深度近视、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疾病及有未愈外伤的人员不得从事井、池等作业。
(3) 操作人员下井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4) 有人在井下作业时,井上应有两人监护。
(5) 每次下井作业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2. 泵房集水池的安全注意事项
集水池的作用是调节来水量与泵的抽水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频繁启动。一般要求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分钟的抽水量。
当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或易燃性挥发物质时,集水池应设置成封闭式,并在集水携带最大的两点设置通风孔,以形成空气对流。在合适的位置安装高空排放的排气筒,必要时安装风机强制通风,并在操作人员巡检必须经过的部位设有毒气体标志。
3. 污水处理厂有害气体中毒的防范
在污水管道和处理厂的各种构筑物和井内,都有可能存在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些有害气体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根据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有毒有害气体和易燃易爆两大类。有毒有害气体主要通过呼吸器官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中毒事件的发生。
4. 污水处理工巡检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
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5. 污水处理厂运行人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以下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基本流程:
现代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6. 污水处理工应该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污水处理工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并且保证污水达标排放。作为一名污水处理工,要熟悉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全部工艺流程,要懂各工段设备的主要作用,要熟知污水工段指标。
具体做到以下:
1. 对污水处理现场勤巡查,勤观察,认真做好相关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达到污水处理的基本需求;
3. 能够基本解决一些突发事件,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4. 按时测量排口水质以及重点工段水质,及时掌握污水处理站的基本运行情况。
7. 污水处理操作工必懂知识
主要就是操作阀门,不需要专业知识,但是有维修经验,会更有竞争力,想好点就自学点电的知识足矣;干化验起码要大专而且所学专业需要和化验相关;干调试初中就有招的,不过大部分还是要求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会电焊或电器安装可以增加竞争力,专业知识要求既低又高,一般公司设计强的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只要调试按照设计的指令做就可以了。设计弱的就全靠调试人员了,这样的调试人员起码顶半个设计,另外这个岗位有时需要化验知识;干施工一般要大专及以上,专业知识需要土建施工经验设备安装经验电气安装经验,一般在建筑安装公司干过就够用了;干设计起码大专,分建筑专业电气专业工艺专业。学历不够可以先干运营再改调试或施工,能力强悍的甚至可以改设计,不过这样的可能越来越少了。一般小型公司是设计施工调试是一个人干,大型中型公司是分开的,学历不够可以找个大型公司做运营或找个中型公司做调试,小型公司也有机会,不过小型公司一般业务量不多,经常出现没有工程的时候,没施工和调试的时候就可能没工作了。待遇方面一般运营≤化验知识的话,你需要了解下面这些相关的知识: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化学,化验分析,机械,给排水知识等。
看你从事的工作性质来定,如果只是做污水处理方面的操作员,需要了解的会简单一点,如果从事环保公司的技术人员,需要学的就更多,学历的话,我感觉应该要求不是很大,高中以上,肯学习,有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能学的很好的。可以去报自考之类的拿学历,如果只是进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是到企业的污水处理站,可以去劳动局考一个污水处理员的资格证,考试之前,也会有相关的培训,也足够用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